相傳在明朝末年有一位信女,敬奉一幅關聖帝君的畫像,有一天突然刮起一陣強風,將放在屋外曝曬的畫像吹走,,信女隨即請人追尋,追到了鹽水港新街(現今武廟路),發現畫像掛在大榕樹上,於是連忙趕回麻豆向雇主告知,一同到鹽水港處理。
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39)
- Sep 07 Wed 2022 20:23
台南 鹽水 武廟 關聖帝君 鹽水蜂炮
- Jan 11 Tue 2022 19:48
台南 鹽水 鹽水火車站 鹽水樹屋倉庫 舊糖廠 榕樹
- Dec 10 Fri 2021 21:08
台南 楠西 鹿陶洋江家聚落、江家古厝 走入農家聚落
鹿陶洋江家聚落顧名思義,是一個以江氏單一姓氏的家族聚落,江家來台約三百多年,來台祖江如南帶著長子江日福,在1722年(康熙60年)從福建紹安縣霞葛鎮天堂村渡海來台,江如南渡台後每到一個地點都會在東峰大帝(江寬山,明朝時江寬山誤認饒平張鏈為盜賊,江寬山率領子弟抵抗時不幸同時遇害,江寬山字東峰,江姓家族就建東峰祠紀念),香火前擲筊請示是否可以作為定居地點,最一開始選在今天楠西村暫居,之後遷往東勢村,最後才到鹿陶洋定居下來。
- Dec 07 Tue 2021 20:44
台南 山上 花園水道博物館
為了提供潔淨民生用水,改善衛生環境,1897年(明治30年)臺灣總督府衛生工程顧問威廉巴爾頓與其學生兼助手濱野彌四郎進行臺南地區的水源、水質的調查,於1912年(大正元年)開始建設臺南水道,以重力排水方式,提供臺南市區民生用水,工期共歷時10年,於1922年(大正11年)完工使用;1982年(民國71年)因烏山頭水庫、曾文水庫與潭頂淨水廠陸續完成而功成身退,見證日治時期衛生工程現代化的發展歷程。
- Dec 06 Mon 2021 20:33
台南 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淨水池區
- Dec 05 Sun 2021 20:22
台南 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送出唧筒室(C館)
送出筒室於1922年(大正11年)啟用,主體結構由内側磚牆與外側鋼筋混凝土框架構成,框架節點擴大斷面增加剛度,也因此形成了建築外觀的最大特色。上方木桁架為正同桂式桁架,抗拉之吊鞍構件鋼棒取代常見之木料,並設有修用天車軌道,内側牆體與立桂多處可見有提升結構強度、韌度之補強鐵板。
- Dec 04 Sat 2021 19:20
台南 山上山上里 天后宮 玉二聖媽
玉二聖母和媽祖傳說不同,相傳玉二聖母是出生後就立刻歸神,在大約3.4千年前,中國處於商朝年代,玉二聖母奉旨降生在現今福建省浦田縣一帶第二次有玉二聖母的傳說是在宋朝時期,當時中原的漢人經常受到契丹人的入侵,漢人逐漸南移,南移時玉二聖母的金身也跟隨南下,最後定居福建省晉江縣第五都,定居後多次顯化濟世,所以信徒們建立天后宮並定名天后宮二娘媽。
- Nov 30 Tue 2021 20:46
台南 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快濾池室(A館)
當你進到博物館區,就可以看到一棟看起來非常樸實的建物,這棟就是快濾池室,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因為人口快速增加、用水量大增,日本時期水道設施不敷使用,臺灣自來水公司於1952年(民國41年)增建了-快濾池室(A館)。快濾池室是地下一層、地面一層之加強磚造建築,外牆淺綠裝修拉毛處理形成特殊質感,屋架則為典型純木造正同柱式桁架,地下層目前還保留完整快濾池管線。其功用是使用砂粒、礦石等粒狀濾料,對原水進行快速過濾,以便截留水中懸浮固體、細菌、微生物等雜質,完成過濾程序產生淨水。
- Nov 30 Tue 2021 19:40
台南 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快濾桶室(B館)
快濾筒室建於日本時期,主量體為磚造承重牆結構系統的廣間型建築,外側設有扶壁柱增加牆體抗震力。挑高屋頂上的木桁架跨度高達16.3公尺,因此在水平橫樑中間以鋼索增加抗拉力;屋頂挑高是為了排除室內機具所產生的熱氣,除了兩側開了多面窗戶排氣外,屋架則採用太子樓的設計,利用浮力通風原理將熱空氣往室外排出。
快濾筒室主要分為三個區域,包括:中央擺設快濾筒機具的濾過器室、側邊的化學加藥室及後方的試驗室、暗房、消毒室、辦公室等空間。
- Nov 20 Sat 2021 21:07
台南市 中西區 延平郡王祠 鄭成功祭祀廟宇
延平郡王祠位於台南中西區的開山路上,聽說早在1662年(永曆16年),當地的居民就建有一座小廟祭祀延平郡王鄭成功,但在清朝時期有政治上的顧慮,所以都使用開山廟的名稱來稱呼此廟,山就是指台灣,就是鄭成功是開台聖王的意思。
- Nov 19 Fri 2021 21:39
台南 中西區 五妃廟 國定古蹟 明朝最後一段淒美的歷史
位於台南市中西區的五妃廟附近,這裡在清朝時期稱為魁斗山,但魁與桂的音相近,所以許多文人、墨客取諧音稱桂子山,但因為這一帶在清朝時期是一片荒蕪,蔓草雜生,少有人跡,也因此又有了鬼仔山的稱號。不過在這裡可是埋葬了明寧靖王朱術桂的五位妃妾:袁氏、王氏、秀姑、梅姐、荷姐。
- Nov 18 Thu 2021 19:54
台南 中西區 臨水夫人媽廟 三十六婆姐 三奶夫人 求子、安產之神
- Nov 15 Mon 2021 19:53
清代台灣四大奇案-陳守娘顯聖
- Nov 15 Mon 2021 19:42
台南 中西區 辜婦媽廟 一品夫人 黃寶姑 陳守娘
- Nov 13 Sat 2021 21:08
台南 麻豆 總爺藝文中心 紅樓 明治製糖株式會社本社辦公室
在大門入口旁邊就是紅樓建於1911年(明治44年),原是明治製糖株式会社本社的辦公室,於1912年(大正元年)正式啟用。日本明治維新時派出許多學生到西方國家學習,但當他們回到日本時候,日本國內的職業缺額,都已經額滿,所以就有一部分的人來到了台灣,來到這裡就能夠發揮所長,這棟以紅磚建造的長方形洋樓風格建築屋頂是採日本瓦,呈現簡樸、穩重、有序的空間格局;木造的室內樓板且採用架高式設計,在外牆下方還開有通風孔,防濕防潮、八角裝飾扶手梯、屋樑椼架與小露臺欄架,非常古樸雅致,樓層窗戶是採用鉛錘窗,在開口的上緣中央以拱心石裝飾,強化了整個立面線條分明的層次變化。紅樓在2008 年(民國97年)2月完成修復工程,現今作為藝文展覽空間。遊客漫步行走在這個開放、明亮的寬敞空間裡,除了可以感受原建築物作為辦公室,重視工作績效與嚴明管理的特色與結構,也能沈澱心情,細細品味展覽品的藝術文化之美。
- Nov 09 Tue 2021 05:48
台南 麻豆 總爺藝文中心 百年麻豆糖廠 日式建築群
位於臺南麻豆的總爺藝文中心原本是日本明治製糖株式會社的總爺工廠及本社,於1912年(大正元年)1月開始營運。二次大戰結束,糖廠由臺灣政府接收,歷經多次改組、合併經營,最後於1993年關閉。
- Nov 07 Sun 2021 20:17
台南 麻豆 倒風內海故事館 麻豆港 水崛頭碼頭
在十七世紀由荷蘭人繪製的老地圖中,倒風內海範圍包括現今臺南市北門區、新營區、學甲區、佳里區、鹽水區、下營區、麻豆區一帶,內含四大港口:鹽水港(月津港)、鐵線橋港、茅港尾港、麻荳港。這裡曾是臺灣對外貿易最重要的門戶之一,也是平埔西拉雅族的根據地。
- Oct 03 Sun 2021 17:16
台南 麻豆 良皇宮 主祀保生大帝
- Oct 03 Sun 2021 15:42
台南 麻豆 水崛頭 龍鳳閣 金母娘娘